红色资本家是什么意思呢?即爱国的,做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实际工作的资本家也。如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就被陈毅副总理誉红色资本家.他们都曾目睹过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并决心走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他们谋事业不忘家国。
毛泽东曾说,新中国有4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卢作孚。”这4人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在他们之后又涌现出一大批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的实业家,以下为大家介绍有名的八名红色资本企业家。
经叔平
“当代中国商业精神教父”经叔平:亦商亦政揽风云
经叔平曾因对中国民营经济复苏做出了不懈推动而被誉为“当代中国商业的精神教父”。他早年与贝聿铭、林语堂、邹韬奋、硕维钧、王正廷、宋子文、荣毅仁同为校友。
1979年,荣毅仁开始着手组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毅仁邀请经叔平,出任公司董事及房地产部总经理。这一年,经叔平刚好60岁。
经叔平的第二个角色是新闻发言人:懂得媒体,长于沟通,喜欢倾听,少有争斗,经叔平是那个时代中国最出色的公关天才。
经叔平的第三个角色是行业创始人。中信几年时间里,经叔平相继主持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咨询公司--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中信会计师事务所;第一家律师事务所--中信律师事务所;第一家合资租赁公司--中日租赁公司。经叔平,成为那个时代少有的频频吃螃蟹的人,
1993年11月,经叔平当选为新一届全国工商联主席,12月30日,经叔平以个人名义,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写信,提议由全国工商联牵头,办一家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得到同意的批示后,在经叔平的努力之下,1996年1月,民生银行正式挂牌运作。78岁的经叔平走马上任,掌舵民生,出任民生银行第一任董事长。2009年9月,91岁的经叔平去世。
汤蒂因
“金笔女王”汤蒂因
1916年,汤蒂因出生在上海一个贫寒的市民之家。19岁那年,汤蒂因创办“现代物品社”,职工从6人增加到14人。之后“八•一三”淞沪抗战打响。1938年6月,汤蒂因带了两个店员,乘船离开上海,经香港再经越南来到了昆明。
汤蒂因发现,当时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都流行在胸前别支金笔。汤蒂因决定自己生产一种别具特色的金笔,取名为“绿宝”。1946年底,汤蒂因开办了绿宝金笔厂,并让从不做广告的越剧皇后袁雪芬在电台为绿宝做广告。绿宝跃升为国内名牌,汤蒂因也被人誉为“金笔大王”。
解放后,汤蒂因带头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向绿宝金笔厂供应生产所需的黄金和白银,又在她生产资金周转失灵的情况下,提供了贷款扶持。1955年,绿宝金笔总厂又与公私合营的华孚金笔厂合并,汤蒂因被任命为这家大厂的私方经理。华孚金笔厂逐渐发展为誉满中外的英雄金笔厂,它生产的产品,从那时起就覆盖了全国。
1955年,在汤蒂因的倡议和推动下,上海制笔工业全行业被批准为公私合营。同年,毛主席在上海接见了她,并称誉她是“金笔汤”。汤蒂因此后多次被选为全国工商联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她一生未婚,1985年患乳房癌,1988年因病去世。
胡子昂
“钢铁巨臂”胡子昂
1919年到北京农业专科学校就读,投身五四运动。毕业后不到两年,胡子昂就由中学教员升任重庆市教育局长,并发动全省教育界,驱逐贪腐的四川省教育厅长,惊动朝野。
1926年,胡子昂转入军界,任民国四川省主席、“西南王”刘文辉为军长的24军的政务委员会建设股主任,他策划通电反蒋,险遭杀身之祸。不久,他担任陪都参议长时,又与国民党当局大唱反调,再次险遭不测。1928年,胡子昂担任成都川康边防督办公署边务处长,总揽川康交界20多个县的县政。
1933年,胡子昂决心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与友人共同经营重庆华西兴业公司,并兼任自来水公司经理两年。胡子昂负责承建的四川水泥厂1937年正式投产,成为西南地区最早年产量45吨的水泥厂。
1938年,胡子昂着手筹建中国兴业公司,在孔祥熙插手下,该公司被官僚资本所控制。之后,他参与主持实施了钢铁厂的扩建工程,使之成为抗战后方民营钢铁厂中最大的钢铁企业,为战时的军需民用提供了大量的钢铁和各种器材。1942年初,因受排挤,胡子昂辞职到成都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孔祥熙下台后,中国兴业公司倒闭。胡子昂认识到依靠官僚资本是不能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于是,他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5年秋,胡子昂积极支持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的建立,以后又积极配合民建会的工作。
1946年,胡子昂出任重庆参议会议长。在任议长期间,重庆市参议会不挂国民党党旗。他还拿出20两黄金资助郭沫若成立“群益出版社”,出版进步书刊。1949年9月,胡子昂参加了开国大典。同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并将所有企业股票及房产无偿交给国家。1991年胡子昂去世。
张云乔
“金叶先驱”张云乔
30年代末,张云乔陆续创办了“中一机械厂”和“一中制烟厂”。“一中制烟厂”很快成为广西乃至国内烟草市场的佼佼者。张云乔也因此被中国烟草业誉为“金叶先驱”。
“西安事变”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中共可以在桂林设立办事处,但是不能通过办事处向延安转运物资、资金和人员,不能在广西发展党员。中共向广西的地下党组织拨付活动经费成了大问题。周恩来为此事亲笔附信给孙师毅。安排他与张云乔接洽,计划通过银行向“一中制烟厂”汇款,解决广西中共组织的活动经费问题。
张云乔与前来取款的人接头核实无误后,将两笔10万现大洋交与来人,圆满完成了任务。由于“中一机械厂”和“一中制烟厂”为党的抗日救亡运动筹集和输送过经费,当时由李克农领导的中共地下组织戏称它们为“周恩来的小金库”。
新中国成立后,张云乔将“贵阳一中制烟厂”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国家。当年,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在港的职工和飞行员宣布起义,港英当局封锁有关战略物资向国内的运送。张云乔全家又迁往香港与他人共同经营侨生行。表面上经营进口贸易,实际上将大批航空器材、油料、汽车等战略物资运送到内地。为战时战略物资供应立下汗马功劳。
解放后,张云乔举家回到广州,1956年他申请重回文艺战线,参加筹建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等职。2006年6月27,日,张云乔因病逝世,享年96岁。
霍英东
“资本大腕”霍英东
从两手空空到资产亿万,霍英东有玩转资本的艺术。这位百亿富豪从卖百货起家,曾做过铲煤工、机场苦力,还在糖厂、米仓工作。在多份痛苦的打工经历后,霍英东发动亲戚朋友凑钱,开了一间名为“有如”的杂货店。不久,他重操父辈的驳运旧业。
1951年7月23日,东北军区后勤部发给志愿军的电报指出:“后方油桶极为短缺,有油亦无法送出。”没有油料的基本供应,就无法运送作战物资,抗美援朝的战役就无法进行,因此进口铁皮就成了急中之急。
霍英东组织了颇具规模的船队,冒着港英当局武力“缉私”的巨大风险,在短短几星期内运输了数千吨国内急需的黑铁皮,还为抗美援朝前线送去急需的橡胶、轮胎、五金、药品、医疗器械、棉花、纱布等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成为帮助这场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人物。
在船队途径澳门转运时,澳门国民党残部“大天二”的枪口顶在霍英东的后脑勺上,他依然毫无惧色,机智地摆脱了他们。此后,霍英东还因为在抗美援朝中的作为遭受港英当局打压40年,也使他逐步从“在商言商”走上了情系中华的报国之路。
1967年,香港经历地产低潮,霍英东开始逐步退出之前已经涉足的房地产业,开始与内地合作海沙、石油生意。1984年,霍英东出资10亿港元,成立“霍英东基金会”,致力于内地的投资和捐赠。到2005年,不算投资办实业部分在内,霍英东给内地的纯捐款已超过20亿港元。
1983年,霍英东患上了癌症,但他没有停止为祖国奔忙。为了使北京成功申办2000年奥运会,霍英东父子协助北京向国际奥委会执委做了大量的游说工作。1983年,他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3年更晋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
荣毅仁
“棉纱大王”荣毅仁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清末已是企业界名人,人称“棉纱大王”。荣毅仁从上世纪30年代起即投身于民族工业,成为中国拥有20多家纺织、印染、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氏企业的代表。
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许多重要时刻,荣毅仁都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上海解放的关键时刻,不畏国民党的威胁利诱,坚决留下不走;让申新各厂的纱锭迅速转动起来支援国民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时积极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前线……
1957年1月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受毛主席委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陈毅称誉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他也顺应民心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
国门开放之初,荣毅仁创办“中信”公司,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荣毅仁还聘请到为中美建交立下汗马功劳的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经济顾问,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叶剑英就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荣毅仁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家族中又有很多人在国外……荣毅仁这个优势,别人替代不了,共产党员替代不了。”1993年,77岁高龄的荣毅仁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卢作孚
“中国船王”卢作孚
“华人船王”包玉刚曾说:“如果卢作孚还健在,就不会有我今日的包玉刚。”由此可见,卢作孚在近现代中国航运业上的地位。
1925年,32岁的卢作孚在家乡合川筹办民生公司,开始了实业报国的征途。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任命卢作孚为军事委员会水陆运输管理委员会主任,他坐镇武汉、宜昌等地,具体指挥。1938年秋武汉失守,大量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近10万吨,屯集宜昌无法运走,不断遭到日机轰炸。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和大部分业务人员,采取分段运输,昼夜兼程抢运,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被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在整个抗战期中,民生公司共抢运了各类人员150余万人、物资100万余吨、遭日机炸毁船只16艘、牺牲职员1100余人。抗战胜利时,国民政府授予卢作孚一等一级奖章。
民生公司的超低价收费也让公司损失巨大。事后,卢作孚说:“这一年,我们没有做生意,我们上前线去了。”
1949年,避居香港的卢作孚谢绝了台湾方面的邀请,把在香港的船队带回了大陆。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吞食了大量安眠药后自杀。
范旭东
“重化工之父”范旭东
中国人一度被蔑称为“食土民族”,而改变了这个状况的人就是范旭东。
1914年冬,31岁的湖南青年范旭东到了天津塘沽。这里的海滩边盐坨遍地,无边无际。
范旭东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毕业后,随即回国,立志于复兴中国的盐业。在中国许多地方仍用氯化钠含量不足50%的盐供人食用。因此,有西方人讥笑中国是“食土民族”,中国当时缺少化工人才,精盐市场长期被英商和日商垄断。1915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生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久大精盐很快遭到国内外盐商的围剿,范旭东甚至还被军阀绑架,靠他任总长的哥哥四处斡旋才被放了回来。
1918年,范旭东在塘沽成立中国第一家制碱公司--永利制碱。1926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永利纯碱荣膺大会金质奖章,专家的评语是:“这是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20世纪30年代,范旭东又创立了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南京铔厂,被时人冠誉为“远东第一”。卢沟桥事变前夕,范旭东组织人员拆迁设备,陆续转移进川,成为大后方重建的重要财富。
1945年9月,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曾表示战后建立政府,要范旭东出任新政府的经济部长。由于国共谈判最终决裂,范旭东呕心沥血策划出的重振化工的宏伟计划,也在宋子文、孔祥熙的勾心斗角中不了了之……同年10月4日,范旭东因突发脑血管病在重庆去世,时年62岁。
范旭东逝世后,国共两党领袖都送了挽联,毛泽东写的是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蒋介石写的是“力行致用”。
红色资本家从政或给中国经济带来正面转变
如果处理得当,提升红色资本家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正面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家正变得越来越包容,这也许不是坏事。据《时代周报》报导,中共可能将中国首富——三一重工董事长提拔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当金钱和权力走得太近会产生危险。但如果能给予私营...